三大頂級期刊力挺華人科學家最新發(fā)現——心臟病研究的里程碑
在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中,休斯頓衛(wèi)理公會研究所(Houston Methodist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學家發(fā)現了高膽固醇人群中白細胞數量激增的原因,這可能獲得心臟病的新療法。
由心血管再生中心副教授Longhou Fang博士和他的博士后Qilin Gu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研究了會導致血液中非常高低密度脂蛋白(所謂的“壞”膽固醇)水平的高膽固醇血癥。
Longhou Fang博士,學術醫(yī)學研究所心血管科學副教授
休斯頓衛(wèi)理公會、康奈爾醫(yī)學院副研究員
他們在斑馬魚模型中發(fā)現了一種新的調節(jié)機制,這種機制負責白細胞增加,特別是在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的人身上,大家知道低密度脂蛋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心血管疾病是美國乃至全球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們的發(fā)現可以解釋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情況,”Fang說?!拔覀兇_定的這種機制激活了一種叫做SREBP2的蛋白質,進而導致更多的造血干細胞(HSPCs)的形成,這些干細胞是白細胞的前體,這個過程也是所有成熟血細胞產生所必需經歷的。這一發(fā)現可能暗示出一種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p>
此外,Fang說,找到控制HSPCs生成的新途徑可能對治療血液疾病,如白血病和貧血有幫助。例如,他說,植物源性藥物白樺醇(betulin)就是一種SREBP2抑制劑,也許能被重新用于緩解白血病進展。更進一步,他說,這也有希望使用病人源性造血干細胞進行骨髓再生,不再需要尋找捐贈者。
這是一篇發(fā)表在Science雜志上的文章,題目為“AIBP-mediated cholesterol efflux instructs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fate”,該文章亦被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蘭醫(yī)學期刊)雜志和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雜志引用。
新英格蘭醫(yī)學期刊在其社論中評價道:“這項研究告訴我們,膽固醇代謝和炎癥是通過轉錄因子SREBP2在骨髓環(huán)境中相互聯(lián)系的,”他們繼續(xù)說,“這項研究最顯著的方面是闡述‘膽固醇代謝’基因在HSPCs的生物學組成中的作用。這些發(fā)現為膽固醇代謝是心血管疾病炎癥的驅動因素的假說提供了支持?!?/p>
Fang和他的同事們說,他們下一步將繼續(xù)探索膽固醇代謝在造血過程中的作用,他們的發(fā)現使他們更接近生成面向患者的HSPCs的最終目標,這對于再生和精準醫(yī)學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原文檢索:AIBP-mediated cholesterol efflux instructs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fate
來源:生物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