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內存在“脂肪與碳水選擇”雙通路:小鼠食物偏好機制新發(fā)現(xiàn)
在哺乳動物中,攝食行為由復雜的神經系統(tǒng)調控。雖然科學家已經深入研究了與總能量攝入相關的關鍵神經通路,但食物選擇的調控機制以及其對整體攝食行為的影響仍不清楚。
近期,日本國立生理學研究所(NIPS)、名古屋大學和杉山女子大學的研究團隊取得新進展。由箕越靖彥(Yasuhiko Minokoshi)和中島健一郎(Ken-ichiro Nakajima)領銜的團隊發(fā)現(xiàn),葡萄糖缺乏狀態(tài)下(通過2-脫氧-D-葡萄糖,2DG,誘導)小鼠對高脂飲食(HFD)和高碳水飲食(HCD)的攝入增加,是通過下丘腦室旁核(PVH)內兩條獨立的神經通路實現(xiàn)的。這一發(fā)現(xiàn)首次揭示了大腦對脂肪與碳水攝入的分子和神經調控機制存在差異。
研究顯示,2DG誘導的HCD攝入依賴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調控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神經元,而HFD攝入則通過表達黑皮質素4受體(MC4R)的神經元調控。這表明碳水和脂肪的攝入分別依賴不同的神經回路。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孤束核(NTS)和腹外側延髓(VLM)的神經肽Y(NPY)神經元可以激活PVH中的AMPK調控的CRH神經元和MC4R神經元,從而促進HCD和HFD的攝入;而下丘腦弓狀核(ARC)的NPY神經元則抑制PVH中的MC4R神經元,僅導致HFD攝入增加。
該研究首次明確了高脂與高碳水攝入在腦內的獨立調控通路,為理解不同營養(yǎng)成分食物選擇的神經機制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已發(fā)表在期刊《Metabolism》。
參考文獻:Nawarat Rattanajearakul et al, Glucoprivation-induced nutrient preference relies on distinct NPY neurons that project to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Metabolism?(2025).?DOI: 10.1016/j.metabol.2025.156415
編輯:王洪
排版:李麗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