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與David Liu共同創(chuàng)立的基因編輯公司完成1.35億美元B輪融資
當?shù)貢r間3月6日,由張鋒、David Liu以及J. Keith Joung三位CRISPR領域的“大神級人物”共同創(chuàng)立的生物科技公司Beam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35億美元的B輪融資。該資金將用于下一代CRISPR技術的開發(fā)以及擴充單堿基編輯平臺的研發(fā)管線,進一步擴大其科技的領先地位。
Beam Therapeutics于2018年5月成立,是首個利用CRISPR單堿基編輯技術開發(fā)全新療法的公司。
Beam CEO John Evans、三位共同創(chuàng)始人David Liu教授、J. Keith Joung教授以及張鋒教授(圖片來源:Beam Therapeutics官網(wǎng))
堿基編輯技術
近幾年,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被全球科學家們廣泛使用。然而,盡管很容易用它改變基因的功能,但修復點突變(指由單個堿基改變引發(fā)的突變)一直是個未解的難題。
Beam Therapeutics的核心技術建立在張鋒和David Liu的科研突破之上,包括David Liu實驗室開發(fā)的多個DNA堿基編輯平臺(DNA base editor platforms)和張鋒團隊研發(fā)的RNA堿基編輯平臺(RNA base editor platform)。
與傳統(tǒng)的CRISPR技術不同,堿基編輯能夠精準定位、直接編輯基因組中單個堿基,并不需要切斷DNA或者RNA。通過精準修改基因組以消除錯誤或寫入保護性的變異,Beam的單堿基編輯技術可能有助于預防、調節(jié)和治愈影響患者生活的各種疾病。
B輪融資1.35億美元
Beam Therapeutics成立之初就宣布完成8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知名風投機構F-Prime Capital Partners與ARCH Venture Partners共同領投。
此次B輪融資的參與者包括新投資者Redmile Group、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 GV、Altitude Life Science Ventures和其他未公開身份的投資者,以及F-Prime Capital、 ARCH Venture Partners、Eight Roads Ventures和Omega Funds等現(xiàn)有投資者的跟投。
Beam Therapeutics首席執(zhí)行官John Evans表示,“自去年Beam創(chuàng)立以來,在實現(xiàn)將堿基編輯技術開發(fā)為一種新型精準基因藥物的目標上,我們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們現(xiàn)在有10個正在進行的項目,并將團隊擴大到70多名員工。我們很高興能得到這群世界級投資者的支持和合作,幫助我們一起完成使命。有了這筆資金,我們將繼續(xù)擴大我們的團隊和能力,擴大在堿基編輯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并將產(chǎn)品管線推向臨床開發(fā)。我們希望能夠為患有嚴重遺傳疾病的患者帶來幫助。”
參考資料
Gene-editing startup Beam bags $135M in series B top-up
來源: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