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可導致嚴重的殘疾?,F(xiàn)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用包裹脊髓的微型柔性電子設備,成功記錄了大腦和脊髓間的神經(jīng)信號。這一設備首次實現(xiàn)360度安全記錄信號,提供脊髓活動的完整圖像。研究結果發(fā)表在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上。

脊髓就像一條高速公路,以神經(jīng)沖動的形式將信息傳入和傳出大腦。脊髓受到損傷會造成通訊中斷,可能導致嚴重殘疾,包括不可逆轉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喪失。能夠監(jiān)測進出脊髓的信號對開發(fā)脊髓損傷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并且在手術期間也能更好地監(jiān)測脊髓狀態(tài)。

目前治療脊髓損傷的大多數(shù)方法,都涉及高風險的手術,如用電極刺穿脊髓,以及在大腦中嵌入植入物。此次新開發(fā)的設備無需進行腦部手術,會更加安全。

研究人員從微電子學中汲取靈感,在脊髓周圍包裹一層非常薄的高分辨率植入物來獲取信息。這是首次實現(xiàn)360度安全記錄。以往的360度監(jiān)測方法都需要刺穿脊髓,增加了脊髓損傷的風險。

新設備厚度僅為幾微米,采用先進的光刻和薄膜沉積技術制成,耗電量極低。這些設備能夠攔截并記錄沿著脊髓或神經(jīng)纖維傳播的信號。超薄的設備,不會對神經(jīng)造成損害,且可通過常規(guī)外科手術植入。

在大鼠模型測試中,研究人員已成功使用這種設備刺激肢體運動。在人體模型上的進一步測試也表明,該設備可以應用于人體,恢復患者的神經(jīng)通訊。

當大腦和脊髓之間的溝通中斷,人體部分功能的喪失便不可避免。其實,科研人員想出了很多辦法來治療脊髓損傷,以部分替代脊髓功能。此次,科研團隊研發(fā)了一種可以360度記錄沿脊髓或神經(jīng)纖維傳播信號的超薄設備。當人們能夠記錄大腦和脊髓之間來回的信號,或許就能重建這種信號,恢復神經(jīng)通訊,幫患者重新掌控身體。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