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則西事件”三年后,首家赴港上市細胞治療企業(yè)出現了
2016年,驚動一時的“魏則西事件”將細胞免疫療法推到了聚光燈前。為整治行業(yè)“亂象”,當時國內細胞治療被“全面封鎖”,期間只能試驗,不得進行臨床應用。當時,國內部分醫(yī)藥研究企業(yè)因此受到影響,永泰生物便是其中之一。
但隨著近年來細胞免疫治療理論和技術、產品的進步,這項技術不再是當年的“洪水猛獸”。今年3月29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該文件向市場釋放出細胞治療的解禁信號。在此契機下,永泰生物選擇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據港交所最新公告,永泰生物于9月2日遞交了主板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建銀國際及國信證券(香港)。據知情人士表示,此次上市,永泰生物計劃集資1億至2億美元。
據悉,永泰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業(yè)從事免疫技術產品研發(fā)和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yè),產品鏈覆蓋非基因改造細胞、基因改造細胞、腫瘤多靶點治療細胞、腫瘤單靶點治療細胞等主要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
與其他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yè)一樣,永泰生物截至目前并未實現盈利,招股書顯示,2017、2018和2019年前半年,永泰生物期內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分別為1662萬元、3489萬元和5053萬元;研發(fā)開支分別為1193萬元、3117萬元、2338萬元;經營活動所用的現金凈額持續(xù)為負值,報告期內分別為-1208萬元、-4408萬元、-3529萬元。
截至2019年8月,永泰生物有10種在研產品,其中,其核心在研產品EAL是一款多靶點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其最初取自患者自體外周血中的T細胞經使用專利方法活化、擴增培育而成的制劑;產品以CD8+殺傷性T細胞(表面標記為CD3分子)為主要活性成分,在EAL的臨床應用歷史中,已證明其在預防腫瘤復發(fā)及維持患者長期存活方面的效用,且與化療共同使用時顯示出比僅進行化療更好的治療功效。
目前,EAL主要用于預防肝癌術后復發(f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除手術及介入治療外,中國目前無可提供的藥物及方法能夠預防早期肝癌復發(fā)及延長早期肝癌患者無復發(fā)生存期及總生存期,2019年中國肝癌的新發(fā)病例超過40萬,占據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44.9%,且中國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12.1%。
2016年,中國細胞免疫治療行業(yè)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經歷了巨大的轉變,所有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均須按藥品的監(jiān)管制度通過國家藥監(jiān)局的審批程序,不過,早在2015年,永泰生物就提交了EAL的IND申請,并獲得了藥品審評中心受理,2017年10月獲得IND批件,已于2018年9月入組第一例EAL的II期臨床試驗患者,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EAL的II期臨床試驗已入組患者66例,將計劃2020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受試者的入組,2020年底前完成中期數據分析,并向國家藥監(jiān)局申請有條件批準上市。
據了解,該臨床批件是中國第一個按照藥品監(jiān)管路徑申報臨床并獲得批準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因此,EAL是中國首款獲準進入II期臨床試驗的免疫細胞產品,也是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中國唯一獲準進入實體瘤治療II期臨床試驗的免疫細胞產品,至此,永泰生物成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兩張國家藥監(jiān)局核發(fā)細胞藥物臨床批件的公司。
除拳頭產品EAL外,永泰生物還擁有多款細胞治療產品,主要包括CAR-T細胞系列和TCR-T細胞系列等。
比如,在血液瘤方面,永泰生物在研產品CAR-T-19也已經有63名患者接受治療,完全緩釋率超過90%。同時,永泰生物已經提交了以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ALL)為臨床適應癥的在研產品IND申請,并于2019年9月獲審批中心受理。永泰生物在招股書中透露,公司目前已經有多個產品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目前已經完成NY-ESO-1 CR-T細胞在研產品的藥效研究。公司計劃于2020年底前為CAR-T-19-DNR、aT19等在研產品提交IND申請。
而針對實體瘤,永泰生物開發(fā)的TCR-T細胞在研產品,針對NY-ESO-1等癌-睪丸抗原或癌-胎盤抗原,以及EBV、HPV等病毒來源的抗原。這些TCR-T細胞在研產品,將靶向由于這些病毒導致的實體瘤,如鼻咽癌及子宮頸癌。此外,在其抗原特異性T細胞體外擴增的技術平臺基礎上,進一步進行Neoantigen(腫瘤新生抗原)特異性TCR的鑒別,通過未來建立的多種腫瘤特異性抗原TCR基因數據庫,期待使用靶向多個靶點的TCR-T細胞治療技術,對異質性實體瘤進行有效的治療。目前,已經完成NY-ESO-1 TCR-T細胞在研產品的藥效研究。
永泰生物豐富的產品研發(fā)線,在加上根據其招股書透露,截至到2019年8月,國內共有10種細胞免疫治療產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其中實體瘤治療產品僅兩種,且目前國內尚未有上市或者提交NDA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對永泰生物而言,正迎來有利的發(fā)展前景。
另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的細胞免疫治療市場規(guī)模預計于2021年至2023年由13億元升至10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1.5%。隨著更多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獲批,市場預計于2030年達人民幣584億元,2023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8.3%。
除了此次永泰生物港交所遞表,其細胞免疫治療產品有望借助資本之力快速商業(yè)化外,全球范圍內已經上市的兩款CAR-T產品Kymriah與Yescarta同樣值得關注:
8月12日,國家藥監(jiān)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顯示,全球首款CAR-T細胞療法CTL019(商品名:Kymriah)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獲承辦受理,受理號:JXSL1900067。
而另一款CAR-T細胞療法Yescarta則更早開啟了在中國的上市之路。早在2017年4月,復星醫(yī)藥和美國Kite Pharma攜手共建合營公司復星凱特,產品用于治療復發(fā)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適應癥已獲批臨床。
回看國內,一批細胞免疫治療企業(yè)已然躍出紙面,早在2018年2月CDE發(fā)布的優(yōu)先審評名單中,三款CAR-T細胞藥物入選,涉及企業(yè)分別是:上海恒潤達生、科濟生物、銀河生物。此外,邦耀生物、克?;?、森朗生物、亙喜生物、北恒生物等眾多企業(yè)亦紛紛發(fā)力,這也意味著永泰生物在迎來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將面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
來源:醫(yī)谷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