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fā)現!GWAS首次揭示兩種基因導致鈣焦磷酸鹽沉積?。–PPD)
近日,《風濕病年鑒》(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發(fā)表了一項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成果:在一項首度針對鈣焦磷酸鹽沉積病(CPPD disease)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研究人員發(fā)現了兩個與該病直接相關的關鍵基因——RNF144B 和 ENPP1。這一研究在擁有超過55萬名美國退伍軍人參與的“百萬退伍軍人計劃”(Million Veterans Program)中開展,涵蓋非裔和歐裔人群,為目前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CPPD疾病開辟了新的希望之路。
鈣焦磷酸鹽沉積病是一種由鈣焦磷酸鹽(CPP)晶體沉積在關節(jié)組織中引起的異質性結晶性關節(jié)炎,常導致急性或慢性的關節(jié)癥狀。60歲以上人群中,CPPD是最常見的炎性關節(jié)炎類型之一。
研究數據顯示,在歐美地區(qū),約10%的中年人存在影像學證據提示CPPD,80歲以上人群的發(fā)病率更升高至30%左右。CPPD與軟骨退變和骨關節(jié)炎密切相關,但目前尚不清楚其為因或果。
CPPD最廣為人知的表現是急性CPP晶體關節(jié)炎(俗稱“假痛風”),其發(fā)病機制為CPP晶體在關節(jié)內激活促炎通路,誘導IL-1β分泌,從而引發(fā)急性炎癥反應。影像學上,軟骨鈣化(chondrocalcinosis)在老年人中常見,且每增加10歲,其患病率幾乎翻倍。
此次GWAS研究中,研究團隊對全基因組范圍內的遺傳變異進行了系統分析。結果顯示,ENPP1和RNF144B兩個基因與CPPD疾病具有顯著相關性,且這一發(fā)現在人群遺傳背景不同的歐裔與非裔美國人中均得以證實。
項目首席研究員、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臨床免疫與風濕病學系的Tony R. Merriman博士指出,ENPP1是研究中的重大發(fā)現,其編碼的蛋白質可調節(jié)腺苷酸(AMP)與無機焦磷酸鹽(inorganic pyrophosphate, PPi)的生成,而PPi正是與鈣離子結合形成CPP晶體的關鍵成分。
來自哈佛醫(yī)學院和布里格姆婦女醫(yī)院的風濕病專家Sara K. Tedeschi博士則表示:“ENPP1與CPPD的基因相關性對我作為風濕科醫(yī)生而言非常有意義,因為這個基因直接參與CPP晶體生成的關鍵步驟。CPPD患者非常渴望有效治療,因此未來若能開展ENPP1抑制劑的臨床試驗,將極具吸引力?!?/p>
相比之下,關于RNF144B的研究仍較少,目前僅知其可能參與炎癥調控。值得一提的是,靶向ENPP1的藥物此前曾用于感染性疾病與癌癥的治療,這為CPPD提供了藥物“再定位”(drug repurposing)的可能路徑。
《風濕病年鑒》主編、維也納醫(yī)科大學的Josef Smolen教授評論道:“目前針對CPPD的治療主要集中在控制炎癥,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或潑尼松等,但缺乏針對病因的有效療法。這項首次針對CPPD的GWAS研究,提供了兩個全新的治療靶點,具有重要意義。”
Merriman博士總結道:“這項研究帶來了科學家職業(yè)生涯中罕見的‘靈光一現’時刻。我們?yōu)檫@項發(fā)現的潛在影響以及未來可能開發(fā)的新藥感到振奮。”
參考文獻: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 chondrocalcinosis reveals ENPP1 as a candidate therapeutic target in calcium pyrophosphate deposition disease,?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25).?DOI: 10.1016/j.ard.2025.04.002
編輯:王洪
排版:李麗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