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帕金森患者成功植入新一代智能腦起搏器-肽度TIMEDOO

瑞金醫(y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醫(yī)療團隊為帕金森病患者植入智能可感知腦起搏器 (瑞金醫(yī)院供圖)

本報訊(記者 唐聞佳)醫(yī)生一邊向患者的腦部植入細微電極,一邊將餅干大小的神經刺激器放置在患者胸部皮下,由此發(fā)射出的電脈沖會刺激大腦內的特定核團,以達到改善帕金森癥狀的目的。昨天,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孫伯民主任團隊為三位帕金森病患者植入了一款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智能可感知腦起搏器。

據公開文獻檢索,這是全國前三位智能可感知腦起搏器的臨床應用,患者還可在術后安心接受3.0T和1.5T全身磁共振檢查。這標志著我國帕金森病外科治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開啟帕金森病個體化精準治療新時代。

61歲的陸老伯從2015年開始出現四肢顫抖、走路拖步等癥狀,被診斷為帕金森病。起初,陸老伯服藥就能很好地控制病情,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藥物療效越來越差,他的顫抖愈發(fā)加重,2021年開始出現肢體僵硬癥狀。陸老伯來到瑞金醫(y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孫伯民團隊檢查評估后認為,他的藥物治療效果已明顯下降并出現嚴重的癥狀波動,單純依靠藥物已無法很好改善病情,腦起搏器手術是最合適的治療方案。經了解和考慮,陸老伯決定選擇植入目前國際最先進的智能可感知腦起搏器Percept PC。

與陸老伯相似,58歲的張老伯和52歲的潘阿姨也決定植入該起搏器,治療多年的帕金森病。

“這是一款用于治療帕金森病、特發(fā)性震顫、癲癇和肌張力障礙的創(chuàng)新醫(yī)療產品?!比鸾疳t(yī)院功能神經外科李殿友副主任醫(yī)師介紹,傳統(tǒng)的腦起搏器往往是單向的刺激治療,但智能可感知腦起搏器在進行治療的同時,可以精準捕捉、感知到患者大腦內的特定腦電信號。這種腦電信號是和患者的疾病癥狀相關的,在觀察一段時間后,團隊將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解讀,根據患者的情況實施針對性治療措施。

腦起搏器的專業(yè)術語為“腦深部電刺激”,除了治療帕金森病、癲癇、肌張力障礙和特發(fā)性震顫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在頑固性強迫癥、難治性抑郁、成癮和厭食癥等精神類疾病的治療前景廣闊。

李殿友表示,盡管帕金森病不會直接影響患者壽命,但患者若沒能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很容易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而肺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的出現可能會威脅到生命。故此,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帕金森病主要的治療手段是藥物、手術和康復治療,腦起搏器手術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帕金森病首選外科療法,具有微創(chuàng)、可逆、可調節(jié)等特點。

“可感知腦起搏器就像一個聰明的小助手,在發(fā)揮治療作用的同時,還能捕捉患者腦內與疾病癥狀相關的特定腦電信號。要知道,在復雜的腦網絡中做到這一點,難度相當于在‘飛機轟鳴下聽到耳語’。如今,科技的不斷進步能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個體化的治療。”孫伯民說。

研究顯示,在接受腦起搏器治療的患者中,每十個人中就有七人將在未來10年進行磁共振檢查。這款智能可感知腦起搏器Percept PC同時兼容3.0T和1.5T全身核磁安全掃描,保證了患者可在未來接受核磁檢查。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