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逃逸能力最強”奧密克戎亞型毒株XBB.1.5成美國頭號流行毒株。美國疾控中心發(fā)布最新數據顯示本周XBB.1.5占美國新冠病例41%。新聞引發(fā)網友關注相關話題沖上熱搜!
XXB.1.5或將成為全世界主要毒株
據海外網1月1日電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等美媒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奧密克戎新變種XBB.1.5在美國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確診病例感染了這種新變種,高于前一個星期的20%。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警告說,奧密克戎XBB亞變體的不斷增加可能進一步損害新冠疫苗的功效,并導致突破性感染激增以及再感染。感染后除了與流感相似的癥狀,發(fā)熱、咽痛、全身疼痛、流涕以外,還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本土已發(fā)現XXB毒株,專家表示新冠病毒確定對腸道微生態(tài)產生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此次已監(jiān)測到25例XBB家族,其中有3例XBB.1.5。自2019年新冠爆發(fā)以來,全球從未停止新冠病毒對人體危害的研究。近日,我國消化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王化虹教授和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李景南教授,在接受消化界采訪時1,提到,新冠病毒對腸道微生態(tài)的影響是確定的,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原因:1. 其他病毒感染會影響腸道微生態(tài),新冠病毒也不例外;2. 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除了發(fā)燒、咳嗽等癥狀以外,大約30%的患者會出現消化道癥狀(最主要的是腹瀉);4. 新冠病毒的靶點ACE2受體不僅存在于肺中,也存在于腸黏膜細胞中。因此保持腸道菌群多樣性及微生態(tài)平衡,對于預防新冠感染、減輕感染后的癥狀、以及減少和避免后遺癥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老年人、患基礎疾病、慢病的人群。那么,面對新冠病毒,尤其XBB.1.5所引起的腹瀉,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專家建議不要亂吃止瀉藥
專家建議不要亂用止瀉藥,一些治療腹瀉時常用的輔助藥物,雖然有收斂的作用,但對止瀉作用的證據相對有限,而且部分產品有副作用,如顆粒較難排出體外,留在體內可能造成便秘等。服用利福昔明,保護腸道微生態(tài)
身為抗生素的一面——利福昔明的抗菌譜廣,對多種革蘭陽性及革蘭陰性的需氧菌和厭氧菌均有高度抗菌活性。
身為“益生元”的一面——作為幾乎不被腸道吸收的抗生素,利福昔明的作用集中在消化道內。除殺滅病原菌外,利福昔明還能抑制細菌毒力(抑制細菌的黏附、內化、易位),下調炎性反應以及正向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群。在某種程度上還可能改變內毒素、氨、碳水化合物中間體和長鏈脂肪酸的排泄和/或吸收。
利福昔明靶向作用于腸道微生態(tài),口服幾乎不被胃腸道吸收(<1%),在糞便中保持相當高的藥物濃度,且保持著藥物原型,長期或再次給藥依舊有效,適合預防或長期服用。目前,有大量研究證明,利福昔明在腹瀉相關疾病如細菌性腸道感染,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等均有顯著的療效2。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王化虹教授和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李景南教授在接受采訪時都強調腸道微生態(tài)的治療需要從宏觀把握治療理念。要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首先要去除誘因,其次要重建失衡的腸道微生態(tài),所以“調控”非常重要。大部分情況下,腸道菌群紊亂是因為有害菌增殖較快導致有害菌過多,單純依賴益生菌或益生元治療,效果較差且療效緩慢。而使用只在腸道發(fā)揮作用、并不吸收入血的利福昔明,其能夠在局部殺死有害菌,改變腸道微生態(tài),并在此基礎上重建失衡的腸道微生態(tài)1。利福昔明干混懸劑,劑型更適合成人尤其老年人和兒童,口味好,更易服用!XBB.1.5來襲,利福昔明干混懸劑保護您的腸道健康!
參考資料:
- 消化界——新冠病毒或影響腸道微生態(tài),腸道菌群紊亂治療需“不破不立”
- 寧北芳, 謝渭芬. 利福昔明臨床應用現狀[J]. 中華消化雜志, 2021, 41(7):6.
編輯:李麗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